讓公益永續循環 中市心善淵公益協會成立「心的圖書館」

-

《圖說》由張秋龍(左一)創辦的中市心善淵公益協會,成立「心的圖書館」,以「 共善未來」協助小型公益組織發展。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在資源分配不均、數位轉型壓力日增的環境下,許多第一線的小型公益組織面臨人力吃緊、營運困難的雙重挑戰。為翻轉這樣的困境,中市心善淵公益協會17日於正式啟動《共善未來計畫-心的圖書館》,透過數位工具與經驗傳承,協助在地社福團體升級轉型,打造強韌、永續未來的公益網絡。

活動由大安國中國樂社與唐寶寶大器樂團帶來溫馨開場演出,悠揚樂聲與動人生命故事交織,為「心的圖書館」揭開溫暖序章。

這座「圖書館」不是用來借書的,而是象徵著心善淵對社會的關懷與對知識共享的重視。協會指出,目前許多在地公益團體因缺乏穩定人力與經營資源,導致傳承困難、組織力不足。這項新計畫將以「數位培力」、「營運諮詢」、「案例傳承」三大策略,攜手地方團體建立可複製、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圖說》唐寶寶大器樂團溫馨演出。

台中市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表示,心善淵公益協會由明昌國際創辦人張秋龍發起成立。明昌國際為台灣工具箱產業龍頭,不僅連年外銷全球,並於2022年設立ESG永續發展委員會,推動智慧製造與綠建築廠房改造,更將企業資源投入在地公益,是傳統產業實踐CSR的成功典範。

在張秋龍的積極推動下,心善淵近年公益行動也遍及社區各角落:包括創辦人妻子簡月霞女士「張媽媽工作坊」,號召媽媽們親手製作點心義賣,捐出超過43萬元善款;舊衣募集計畫累積59箱衣物送至偏鄉;歲末與地方里長合作,發放白米與紅包,讓溫暖直達社會邊緣。「愛的韌性-幸福網羅」計畫已協助8家在地社福單位依其主題(性別、老化、障礙等)進行營運重整,推動更具彈性與韌性的服務體系。

執行長畢美桂表示,「每一分善意都值得被延續。」希望透過「心的圖書館」,讓地方組織不再孤軍奮戰,成為社福組織互助共學的平台,也讓公益成為能永續循環的力量。

《圖說》中市心善淵公益協會「心的圖書館」成立。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