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警攜手警廣強化全民識詐力 宣導打詐儀錶板推動防詐意識

-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屏東報導】

里港警分局為保護民眾免受詐騙威脅,積極推動全方位防詐宣導工作,分局長温基興特與警察廣播電臺高雄分臺連線,透過空中傳播,向聽眾宣導使用「165打詐儀錶板」專網的使用及其重要功能,將防詐資訊廣泛傳遞到各個角落,讓更多民眾了解,並以真實詐騙案例為切入點,讓聽眾能身歷其境感受遭詐狀況,搭配案例解析詐騙流程及詐騙關鍵字,加深聽眾記憶,並提升其識詐觀念,有效識別高發詐欺案類常見的詐騙手法,進而落實犯罪防治,打擊詐騙不法。

里港警分局根據113年11月至114年1月份受理詐欺案類的統計結果分析,歸納出前五大詐騙類型,依序為「假投資」、「假網拍」、「假交友(徵婚詐財)」、「假交友(投資詐財)」及「假借銀行貸款詐財」。此次與聽眾分享的虛擬貨幣投資詐騙案例,被害人在於臉書「手作編織訪」得知打工訊息,打工內容為編織彈力繩串珠,薪水為完成30條,薪資新台幣500元,被害人遂依照指示加入「Mia助理」的LINE以及「多元合作 Workshop」群組,一段時間後,被害人於群組內看到「艾琳老師Ailleen」的貼文,聲稱可以透過幣商購買虛擬貨幣獲利,並慫恿被害人下載「比特派」APP,對其誆稱「保證獲利、穩賺不賠」,遂依照指示於APP內申請帳號,並面交新台幣117萬元予幣商,對方點交完畢後,被害人獲得35476泰達幣及3張假契約,後續「艾琳老師Ailleen」以可以幫忙操作獲利為由,教被害人將35476泰達幣轉入歹徒提供的電子錢包,惟後續要提領獲利出金時,被害人遭告知因被金管會盯上,須再支付新台幣85萬元,驚覺受騙,計損失新台幣117萬元。

里港警分局分局長温基興呼籲聽眾朋友,詐騙集團會利用虛擬貨幣這種複雜和不易被人了解的市場進行欺詐,被害人通常在初期會收到小額的回報,進而增加投資,最終被大量吸金而無法追回損失,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念而讓自己掉入詐騙集團的陷阱。此外,要特別向聽眾介紹「打詐儀錶板」,大家可以在瀏覽器的地址欄中直接輸入「https://165dashboard.tw」,即可迅速進入「打詐儀錶板」網站,也可以在 Google、Yahoo 或其他搜尋引擎中直接搜尋「打詐儀錶板」,搜尋結果將顯示該網站的連結,點擊後即可順利進入,或是透過掃描QR Code的方式,快速連結到「打詐儀錶板」網站。「打詐儀錶板」每天會更新受理案件、財損金額,尤其網站內的「各縣市每日案例」更可以提供民眾熟悉詐騙手法,避免受騙上當,它不僅是一個數據平台,更是防詐意識的重要推動者,透過這個平台,希望大家能夠掌握詐騙手法的最新變化,學會有效保護自己的財產,避免損失。

圖文/里港警分局提供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