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陶藝獎「卓越貢獻獎」得主 陳正勳交織東方禪意與西方底蘊

-

《圖說》「陳正勳美術館」從建築體到室內設計,展現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與精神。〈陶博館提供〉
《圖說》「陳正勳美術館」從建築體到室內設計,展現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與精神。〈陶博館提供〉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臺灣陶藝獎2025年「卓越貢獻獎」得主陳正勳(陳博垚)融合東西文化思維,以「土」為核心,創作簡潔有力、富含生命哲學的作品。大器幾何造型與內斂線條蘊含寧靜的生命觀,嵌入材質技法展現包容與實踐,極簡之中流露純粹穩定之美。其陶藝成就,不僅體現在當代陶藝創作上,也積極推廣陶藝文化,提供年輕藝術家創作環境、興建美術館返鄉交流,擔任國家各文化單位典藏委員,持續為陶藝發展貢獻心力。

兩年一度的臺灣陶藝競賽最高殿堂「臺灣陶藝獎」展覽,將於11月在陶博館盛大開展!將展出「卓越貢獻獎」、「創作獎」與「實用獎」的精彩得獎作品,歡迎民眾前來欣賞陳正勳(陳博垚)質樸純粹、內斂有度的創作,一同感受當代陶藝的多元淬鍊與藝術突破。

《圖說》「2025臺灣陶藝獎」卓越貢獻獎得主陳正勳(陳博垚)。〈陶博館提供〉
《圖說》「2025臺灣陶藝獎」卓越貢獻獎得主陳正勳(陳博垚)。〈陶博館提供〉

鶯歌陶博館長張啟文表示,「臺灣陶藝獎」帶動藝術文化交流,並藉由展覽展現創作者的生命內涵,推動當代陶藝的形式語彙,為臺灣陶藝界的盛事。恭喜陳正勳(陳博垚)長年持續不斷的創作,為陶藝文化注入活水,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卓越表現與經歷以及陶藝創作的貢獻,獲得本屆評審委員們肯定,可謂是實至名歸。

他指出,1957年出生於彰化的陳正勳(陳博垚),自幼受2位哥哥的藝術氣息薰陶,求學時進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專攻雕塑,畢業後前往西班牙馬德里陶藝學校研習現代陶藝,期間三度連續入選國際米羅素描展。1985年返國後專注於陶藝創作,以「土」作為其創作媒材,多次參加國際性的陶藝大展,獲得「第三屆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大獎、「第三屆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銅牌獎、「第三屆南斯拉夫國際小型陶藝三年展」貝爾格勒獎、「第三屆葡萄牙阿貝婁國際陶藝雙年展」榮譽獎等國際陶藝展的肯定。

《圖說》陳正勳(陳博垚)融合東西文化思維,大器幾何造型與內斂線條蘊含寧靜的生命觀,極簡之中流露純粹穩定之美。〈陶博館提供〉
《圖說》陳正勳(陳博垚)融合東西文化思維,大器幾何造型與內斂線條蘊含寧靜的生命觀,極簡之中流露純粹穩定之美。〈陶博館提供〉

陳正勳1995年與蕭麗虹、范姜明道共同成立「竹圍工作室」,投入創作的同時,也提供藝術家創作的環境與空間,積極開拓當代藝術環境並與國際藝術家進行文化交流,培養眾多藝術領域人才,進而影響後繼藝文空間發展藍圖及方向。2018年返鄉成立「陳正勳美術館」,從建築體到室內設計,完整展現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與精神,並對孕育他成長的土地致以崇高敬意。

陳正勳美術館不僅作為藝術展示交流,亦致力於推廣藝術教育,為陶藝領域學子提供觀摩參訪的機會,促進藝術創作發展。他的陶藝成就,不僅體現在當代陶藝創作上,亦積極推廣陶藝文化,提供年輕藝術家創作環境、興建美術館返鄉交流,擔任國家各文化單位典藏委員,持續為陶藝發展貢獻心力。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