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證打破迷思 催眠技術開啟心理健康新篇章

-

【記者羅伯特/綜合報導】台灣催眠協會日前於台大集思會館舉辦年度研討會「大腦,為什麼偷走了你的幸福?」,吸引近兩百位醫療、心理等領域專業人士與會。會中專家透過臨床案例與科研成果,證實催眠技術在改善失眠、憂鬱等身心問題的顯著效果,標誌著催眠已邁向科學化與實用化新階段。

臨床實證:從失眠到憂鬱的突破性應用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葉啓斌指出,台灣約20%民眾受睡眠問題困擾,長期可能惡化為心理健康危機。他以臨床案例說明,催眠治療能有效幫助患者降低安眠藥依賴,同步改善睡眠品質與情緒穩定性。

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張惠娟更透過腦波實驗示範,發表過去文獻的記載,展示催眠狀態下Alpha與Theta波的變化。台灣催眠協會理事長卞子康博士補充,有憂鬱症患者在系統性的催眠處遇計畫後,不僅成功減少用藥劑量,更逐步重拾生活動力,證明催眠可作為傳統治療的關鍵輔助。

沉浸體驗:十分鐘感受身心轉變、從個人到社會的幸福藍圖
研討會現場,協會理事陸怡理帶領與會者進行10分鐘自我催眠體驗。透過呼吸調節與意象引導,多數參與者迅速進入放鬆狀態,親身感受催眠對壓力緩解的即時效果。
身心平衡協會理事長李亦欣提出「幸福腦迴路」,強調催眠結合正念冥想長期練習可強化抗壓能力與幸福感。
未來,台灣催眠協會將推動三大計畫:建構專業催眠的平台、與大專院校合作開課、推動企業與公益催眠服務,擴展社會影響力。研討會展現催眠在專業助人工作中的新潛力,也為台灣心理健康服務注入創新能量。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