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網編輯方笙楠臺北報導】臺北市的樹木竟然「燒得比種得多」!市議員王欣儀25日在工務部門質詢時痛批,市府口口聲聲要打造低碳綠能城市,實際上卻在修樹與颱風倒樹管理上漏洞百出,導致綠色資源一再流失、最終被當成垃圾送進焚化爐!
王欣儀調閱資料發現,近3年市府工務體系(公園處、水利處、大地處)所轄管颱風倒塌樹木約3,336棵,估算重量5千公噸,但據環保局統計,同期實際送進焚化廠的倒樹重量卻高達16,004公噸,前後差了超過「1萬公噸」!重量落差哪裡來?是許多倒樹根本沒通報?還是數字被隱匿?
王欣儀指出,各單位對於颱風倒樹的統計方式缺乏一致標準,紀錄混亂、難以追蹤;以水利處為例,近10年僅針對2015年蘇迪勒與2024年康芮兩場颱風留下倒樹資料,其餘年份則未統計,只表示「與淤土一併清除」!她質疑,這些倒掉的樹木當初都是編列預算、花錢種下的公共資產,卻沒有明確的後續紀錄與管理。若連基本的「種了多少、倒了多少、需補植多少」等問題都沒有清楚掌握,這樣要如何管理?
此外,王欣儀進一步指出,近3年,公園處花了3千多萬元種下4,298棵樹,但送焚化的倒樹估算接近1萬棵,根本是「一邊種、一邊倒」,「種得改不及倒得速度」,變成永遠補不完的綠化黑洞!
王欣儀認為,修樹工作長期不到位,才是導致颱風期間大量樹木傾倒的真正原兇!她要求,工務局與公園處針對今年增加的1億元修樹預算,提出具體的風險盤點與優先修剪區域,畢竟「種得再多,不如守得住每一棵」!
對此,公園處長藍舒凢答詢表示,目前已推動「台北市行道樹五年期修剪計畫」,預計每年修剪1.6萬株、五年修剪8萬株,並由工班人員同步配合日常作業,落實修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