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失智翁深夜單騎路倒 東港警趕赴現場解危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屏東報導】 東港警分局崁頂分駐所所長林子凱、警員陳冠廷於日前凌晨1時許獲報,有老翁路倒在中正路段,警方立即趕赴現場,經了解為患有失智症李姓老翁(39年次) 半夜為了喝養樂多而外出,還未到達超商就不慎摔倒;警方請附近居民提供椅子先讓老翁坐著休息,並與老翁家屬取得聯繫,老翁得以平安返家,避免憾事發生。 李姓老翁向警方表示突然很懷念養樂多的滋味,遂獨自騎乘單車外出購買養樂多,孰不知因天色昏暗,無法判斷騎往超商的道路,欲騎車返程時不慎摔倒,中正路沿線因深夜時段較少車輛,往來之車輛行速較快,所幸熱心民眾見狀主動報警,警方到場向鄰近住家借了塑膠椅,協助攙扶老翁坐上塑膠椅休憩片刻,後老翁家屬也外出找尋,於現場找到老翁,在警方及家屬的協力下將老翁攙扶至輪椅,平安護送老翁返家,老翁的家屬對警方的熱心協助表示感激。 東港警分局在此呼籲,家中若有年長者患有失智情形,家屬可在其衣服繡上姓名及聯絡電話,或是戴上防走失手環、愛心手鍊,使員警或善心人士能在其不慎迷途或需要幫助時迅速聯繫家屬,協助返家,另請家屬多多關心與陪伴家中失智長者,並時刻留意長者之動向,避免不必要之意外發生。 圖/東港分局提供

小小警察體驗營 幼兒園參訪建興派出所 體驗警用裝備超興奮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屏東報導】 為使幼兒從小建立守法觀念與提升安全意識,屏東縣枋寮鄉建興非營利幼兒園,日前安排學童們參訪枋寮分局建興派出所,由所長陳志宇介紹廳舍、警用裝備及交通安全觀念宣導,在滿足學童們好奇心的同時,也教導孩子交通安全及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提升安全意識。 體驗活動中透過有獎徵答方式與小朋友互動,並加強宣導「騎乘機車戴安全帽」、「紅燈停 綠燈行」及「走路靠邊行」等交安知識,也不斷提醒幼童切勿食用陌生人提供的零食餅乾,以及接到來路不明電話時,務必立即告知家長或老師,讓社區警政再出發從小扎根茁壯,透過與警察零距離互動,滿足幼兒好奇心。 枋寮分局長盧恒隆表示,期望藉由學校等機關團體參訪派出所的機會,讓學童更進一步認識警察工作,並將犯罪防治、交通教育的觀念向下紮根。在參訪過程中,員警與孩童們面對面交流互動,讓他們知道警察並非只有嚴肅剛直的一面,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能勇於向警察求助,也讓學童對保護自身安全有更深的認知。 圖/枋寮分局提供

鑰匙誤墜水溝求助無門 龍泉警熱心協助學生化解困境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屏東報導】 屏東縣內埔分局龍泉派出所日前接獲一名屏東科技大學女學生報案,表示其於午間外出購買餐點,返程途中不慎將鑰匙掉落水溝,無法自行取回,焦急之下請求警方協助。 警方獲報後立即趕赴現場,經了解,女學生的房間鑰匙連同磁扣一併遺落於排水溝內,警方到場嘗試以工具協助打撈,惟因水溝深窄且鑰匙掉落處難以伸入,判斷無法順利取回,遂主動協助聯繫附近鑰匙行技師到場協助開鎖,並同時協助學生聯絡房東處理房間門禁磁扣補發事宜。 女學生對於警方熱心協助深表感謝,表示在異地就學遇到突發狀況,能獲得即時協助倍感安心。 內埔警分局長郭譯隆表示,警方除打擊犯罪、維護治安外,也肩負協助民眾解決生活大小事之責,未來將持續秉持「為民服務」精神,提供在地居民與學生群體最即時、可靠的支援與協助。 圖/內埔分局提供

AI仿聲行詐騙 內埔警阻詐新臺幣60萬元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屏東報導】 內埔分局內埔所警員徐敬堯、鍾畇青,日前執行巡邏勤務接獲轄區內埔農會行員通報,疑有民眾遭到詐騙,請警方到場處理。 員警到場後查知,一位年逾七旬的黃姓婦女接到女兒來電表示,手機遺失,已換過新電話號碼,要求她加入新的LINE好友,接著又說急需用錢。老婦人聽到電話另一頭的聲音與女兒相似,遂不疑有他,按照對方指示,到內埔農會臨櫃匯款60萬元,到對方指定之帳戶。警方向黃姓婦人表示,這是行之有年的假親友詐騙手法,現在已經進化到用AI錄製模擬人聲,模擬出來的聲音幾乎與本人一模一樣,並會利用被害人恐懼心理,使人更加容易落入圈套。警方也利用這次阻詐機會向老婦人進行反詐騙宣導,最後成功阻詐新臺幣60萬元。 內埔分局長郭譯隆表示,詐騙手法日新月異,隨著科技的進步,已經可以利用AI仿製人聲,使民眾更容易落入詐騙陷阱。為防堵假親友類型詐騙,建議民眾可以加強社群媒體隱私設定、阻擋陌生來電、設定家人間共同的暗號等等方法避免受騙。遇到任何問題請立即撥打165或110尋求警政單位的協助。 圖/內埔分局提供

山羌誤闖道路受傷 多良警化身動物保母 即刻救援守護生命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台東報導】 日前,大武警分局多良派出所接獲民眾報案,稱台九線公路上有動物屍體,阻擋車量通行。因擔心引發交通事故,多良所員警陳琮欽立即到場了解。 員警抵達現場,發現為一隻小山羌疑似遭車輛撞擊,倒臥於路中間。陳員查看後,該山羌仍有生命跡象,為保護山羌的生命,同時避免往來車輛發生事故,陳員立即將該山羌帶至多良派出所內,同時聯繫臺東縣動保中心,協助小山羌救護。 大武分局表示,警方服務秉持尊重生命、不分貴賤的精神,即便是受傷的動物,警方仍會盡其所能給與協助。同時提醒各位用路人,台九線南迴公路及山區道路常有野生動物出沒,民眾行車應保持專注並遵守速限,以確保行車安全。 圖/大武分局提供

生活

世界地球日暖心釋出|《守護我們的星球》正式預告曝光

【記者陳昱成/綜合報導】在這個提醒世人珍惜自然、守護環境的日子裡,台灣首部橫跨南北極拍攝的生態紀錄片《守護我們的星球》,今(22)日於「世界地球日」正式釋出海報與預告片,藉由影像傳遞對地球深刻的關懷與省思。 正式海報中,極地代表性動物——北極熊與企鵝一同亮相:企鵝寶寶睜著天真的雙眼,期待父母餵食,模樣萌動人心;而北極熊則佇立於破碎海冰之上,彷彿在無聲訴說冰雪王國的脆弱與哀愁。這不只是動物們的生存故事,更是一封寫給全人類的環境告急書。 《守護我們的星球》預告片完整揭示南北極壯麗的自然景觀與82種極地限定動物的珍貴身影。從長得像奇異果的企鵝寶寶到潔白無瑕的北極熊,這些可愛卻瀕臨危機的生命,深刻反映出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海冰消融、食物短缺、棲地喪失,這些問題正一步步侵蝕牠們的未來,也同樣威脅著我們的生存環境。 導演舒夢蘭感性表示:「人類是地球46億年來唯一能改變生態系統的物種,但我們也可以是修復的力量。」她分享自己15年前首次踏上南極大陸時的震撼與今日截然不同的感受,期望透過這部紀錄片,讓觀眾看見極地之美的同時,也重新思考自身與自然的連結,「這不只是關於企鵝與北極熊的故事,而是關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未來。」 影片將於5月23日全台上映,邀請企業、學校、社團一起包場觀賞,用行動支持環保教育與生態保育。《守護我們的星球》不僅是一場壯闊的視覺饗宴,更是一堂深刻的環境教育課,引領我們重新思考如何與自然共存。 原始新聞來源 世界地球日暖心釋出|《守護我們的星球》正式預告曝光 臺灣郵報.

響應「地球力」永續關懷 台肥員工蔬食7日大挑戰減碳420KG

【民眾網方健龍綜合報導】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地球力(Our Power,Our Planet)」主題,台灣肥料公司積極參與天天里仁社會企業舉辦的「蔬食七日大挑戰」減碳活動,號召員工以實際行動守護地球,共同推動綠色永續生活。 台肥是今年第一個響應「地球力」活動的企業,30位台肥員工熱情回應,主動報名參與,活動規定必須連續7天的三餐皆以蔬食為主,挑戰無肉飲食。根據一般減碳計算方式,一人每日三餐蔬食約可減碳2公斤,7天下來合計減碳達14公斤,總體活動共減少碳排放達420公斤,是台肥公司在地球日前夕,為地球盡的一份心力。 活動結束後,台肥特別舉行成果發表會,由總經理張滄郎與天天里仁行銷經理陳美慈共同頒發獎品,表彰挑戰成功員工的努力與堅持。現場有數位員工分享體驗蔬食心得,不少人都說一開始覺得挑戰三餐蔬食7日很困難,但是想不到在第3天以後,竟然開始覺得習慣又自然,甚至神清氣爽了起來,連呼吸都覺得清新許多,當然小腹也扁平些則是意外的收穫。分享會上氣氛溫馨,展現台肥員工共同實踐環保的一家人團隊精神。 台肥副總經理劉聖鴻致詞指出,感謝天天里仁長期推動永續飲食,也感謝台肥同仁以行動展現對地球的關懷與對永續的承諾。劉聖鴻表示,從員工的蔬食挑戰,到企業推動氨能源與綠能事業的長期目標,台肥以實際行動全力響應「地球力」的倡議,打造從個人到企業、從飲食到能源的永續綠色生活。」 據了解,台肥公司在董事長李孫榮帶領下,積極轉型綠色能源事業,推動綠氨全球供應鏈及台灣無碳氨能源的應用,更於2024年正式宣示進入「綠能元年」,展現企業對全球減碳行動的高度參與與責任感。 天天里仁行銷經理陳美慈分享說,這次與台肥合作推動蔬食7日體驗非常感動,員工們像家人一樣彼此鼓勵、互相打氣,從家庭煮婦的蔬食火鍋到上班族的五彩便當,每天PO文分享都充滿創意與愛心,她更期盼台肥明年能持續參與,讓更多企業共同響應永續飲食生活節。 台肥公司指出,本次活動不僅展現企業綠色實踐的決心,也傳遞出「地球力」的力量,來自大家的選擇與行動的價值。台肥承諾未來將持續推動綠色轉型、鼓勵員工實踐低碳生活,與全民一同邁向更永續、更潔淨的未來。 《圖說》台肥員工熱情參與蔬食7日大挑戰,成功後開心合影。(圖/台肥公司提供)

米其林「膳馨」以餐桌行動守護海洋 三成收入捐助部落孩童教育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米其林推薦餐廳膳馨餐飲集團以實際行動響應海洋永續與教育公益,結合在地食材、責任漁業與文化理念,舉辦「傳承未藍 Say Hǎi——2025 海洋永續餐會」,不僅展現台灣餐飲的社會影響力,更將餐會收入的30%全數捐助南投仁愛鄉「部落兒童美學教育基金」,為偏鄉教育注入希望。 餐會匯聚產官學界代表共同響應,包括農業部水土保持署署長李鎮洋、台中分署署長陳榮俊、合樸農學市集創辦人陳孟凱、作家曹銘宗等人皆親臨現場,展現對海洋資源與氣候變遷議題的高度關注。活動由膳馨創辦人鄭乃綱主持,強調「透過飲食傳遞價值,是文化最深層的傳承」。 餐會由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吳秀娟與馬愛雲導覽,特別介紹「責任漁業指標(RFI)」,教導民眾如何選擇在地、永續、低碳的海鮮食材。菜單融合環保與創意,包含虱目魚、鬼頭刀、白帶魚、鱸魚、鮸魚與滸苔等,結合廚藝巧思,設計出十道風味與理念兼具的創意料理,讓永續概念透過美食深入人心。

污染防治應變獲肯定 新北「海洋環境管理考核」特優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為強化海洋污染應變及海洋廢棄物處理能力,積極推動多項污染防治措施,在海洋委員會113年度全國「海洋環境管理考核」榮獲直轄市組「特優」佳績,今〈22〉日頒獎典禮中與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向文共同宣示「落實臺灣永續發展目標SDG14」,展現攜手實現永續海洋的決心。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隨著人類活動與海洋開發日益頻繁,海洋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威脅。為降低海洋受到的衝擊,針對新北市特殊地理環境訂定「新北市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及應變標準作業程序(SOP),強化日常預防整備、人力訓練以因應第一線海洋污染衝擊,積極推動多項污染防治措施,包括海岸淨灘認養制度、淨灘合作社、新北市潛海戰將、淨海合作社、藍海艦隊、藍海資收站、淨海機具應用及海洋環境教育訓練等,更結合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及教育局等多個局處,從源頭管理到海廢末端清理,構建完整的治理體系。此次獲得「海洋環境管理考核」直轄市組「特優」,對長期推動新北市海洋治理工作的同仁們是很大的肯定與鼓舞。 他說,為響應114年世界地球日主題「Our power, Our planet(地球力)」,今日頒獎典禮由副局長朱益君代表新北市環保局與中央共同宣誓守護海洋環境,未來也會持續積極配合執行「國家海洋污染防治白皮書」四大行動計畫,包括:完備海域環境監測調查、強化海洋廢棄物治理、提升污染預防與應處能力及強化教育推廣,朝「潔淨海洋」的願景邁進。今日,水質保護科科長邱庭緯也於會中分享新北市的海洋環境管理經驗,盼與各縣市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全國海洋環境保護量能。 程大維指出,新北市擁有長達 145 公里的海岸線,面對日益嚴峻的海洋廢棄物問題,多數源於人類活動及不當棄置。為提升民間參與清理成效,新北市簡化海洋廢棄物清理流程,廣邀熱愛海洋的夥伴共同加入守護行列。 目前,新北市已成功推動89家企業及民間團體養約37.6公里的海岸,成立50間淨灘合作社、35家淨海合作社、3處藍海資收站及1,118名潛海戰將成員與289艘藍海艦隊船隻,全面擴大淨海行動。 他強調,乾淨的海洋需要全民共同參與,今日在世界地球日的宣示,不僅展現新北市的行動決心,更感謝所有熱心投入的夥伴,新北市將持續邁進並完善淨海後勤支援,並鼓勵市民落實「不塑行動」,從源頭減少廢棄物,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以實際行動攜手守護海洋,愛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  

台中綠美圖12月開館 葉火城〈火炎山下〉將於中美館開館展亮相

【民眾網諸葛志一臺中報導】台中綠美圖即將於12月開館,台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也將同步登場,並將展出中部美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豐原班」核心人物葉火城的作品〈火炎山下〉,展現台中藝術豐沛的能量。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美術館館藏包含購藏、捐贈和從文化中心移撥的藏品,多為中部藝術家的重要作品,現已入藏620件,未來中美館也將持續蒐購,以符合中美館典藏政策。 陳佳君指出,中美館典藏研究也將以中部藝術發展為核心,從美術史、城市文化意象等角度切入,引導市民從生活出發,以多元的方式感受藝術。而開館展展出的名作〈火炎山下〉,為中美館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之一,也是葉火城晚年重要的作品。畫作呈現從大安溪畔眺望遠方火炎山的景致,整件作品色彩與筆觸細膩,近距離欣賞作品,更可感受到葉火城對於鄉土有著濃厚、深切的情感。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說明,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並特別關注從台中在地發展的「豐原班」。「豐原班」重要指標人物葉火城(1908–1993)出生於台中豐原,任職豐原國民學校校長期間,積極扶植當地青年藝術家,並邀請昔日學弟李石樵來台中共同指導。這群青年藝術家日復一日以雙腳走訪鄉土,以畫筆寫生記錄,形成風格鮮明的「豐原班」。這群藝術家的作品多描繪台灣中部的風景,並屢獲省展與教員美展肯定,進而成立「葫蘆墩美術研究會」,成為推動台中藝術發展的重要力量。中美館未來也將規劃展出更多「豐原班」經典作品,讓市民認識台中文化藝術輝𤾗的歷史。

最新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