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從生活編織文化的眼睛 撒奇萊雅族Kilang Buyal(許國華)在《布是藝術節》展出守護部落的藝術行動

【記者蔡富丞/花蓮報導】即將於4月26日、27日舉辦的2025布是藝術節,花蓮縣政府首度策劃三件沉浸式裝置藝術,邀請三位深耕原住民文化的藝術家創作作品,將傳統工藝與當代表述結合,打造「可走入、可共感、可對話」的布藝現場。從織布機的經緯線到森林海岸的素材運用,三位藝術家以獨特的文化視角,詮釋「布是生活,是花蓮」的當代意涵。撒奇萊雅族藝術家Kilang Buyal就是其一。 「如果織布是一場生活,創作便是回應土地的方式。」 撒奇萊雅族藝術家在本屆《布是藝術節》中,透過大型裝置藝術《midiput tu niyadu’/niyazu’》,訴說一段關於守護、記憶與文化的故事。作品以漂流木、竹為材,呼應族人對自然的敬意,也象徵歷經災難後部落的重生與回歸。 Kilang Buyal是在2020年因疫情離職後,意外踏上織布之路。在他參加台中的「原住民技藝中心」研習營後,展開他的編織學習旅程。之後他持續返回花蓮Sakul、Maibul部落學習,並以織布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他說:「織布不是壓力,而是日常的洗禮。」 他的創作與部落經驗緊密相連。參與Kala蔡文進田野調查訪視Uuy阿嬤、Akuy阿嬤等工藝長者,透過長者和青年之間對話聽見技藝與記憶的交織,也逐漸找到自己的創作定位——讓記憶化作視覺語言,讓土地的呼吸編織成作品。 在4月9日《2025布是藝術節》記者會現場,由國際設計大師Daniel Wong運用原民織布所設計的服裝秀,也有許國華的作品。當模特兒穿上這件承載傳統與創新的服飾緩步登場時,許老師望著台上,感動地說:「我從沒想過自己的織布會變成衣服,讓更多人看到我們撒奇萊雅族的美。」 這不只是一件作品的誕生,更是一段族群文化被看見的時刻。Kilang Buyal以雙手織出的,不只是布料,更是記憶、信仰與對部落深切的情感。這份來自土地的創作力量,讓整場活動充滿動容,也讓「布是藝術節」的初衷——讓原民文化走入生活、走進大眾視野——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為布是藝術節設計的裝置藝術《midiputtuniyadu’/niyazu’》代表「保護部落」,以漂流木為結構主體,搭配「mata」(眼睛)與織布拼成的雙眼,一黑一彩,分別象徵傳統服飾的對話與花蓮山海的繽紛。結構中的漂流木對應habay(小米)和祭儀、malalikid(豐年祭)Kulu’ nu cilal的文化圖騰,以及聚會所裡的竹鈴及Ilisin(豐年祭)的malikuda樂舞,排列象徵Kaluluan(磯崎)山海之間,宛如一部活的族群年鑑。 他說:「我們坐在漂流木上聊天、交換彼此,風吹陽照,這是最直接也最深層的文化體驗。」這件作品邀請民眾穿梭其間,坐下來與部落、與自然、與自己對話。 身為LUMA’80團隊的創作成員,Kilang Buyal也是此次《布是藝術節》撒奇萊雅族展區的策展者。他強調,織布文化的傳承不該只是課程與展示,而應當回到生活本身。「織布就像週末和家人一起編一段布,不為展示,只為心安。」 然而,他也坦言當代織布面臨的挑戰:「現在全台會織布的撒奇萊雅人不到十位,年輕人更少。」但他並不悲觀,反而透過創作、田調與展覽策劃,不斷讓這項文化活下來、走下去。 《2025布是藝術節》將於4月26至27日於花蓮文創旗艦館盛大登場,除了沉浸式藝術裝置,還有六大族群織藝展區、市集、DIY體驗與音樂演出。邀請大家走進布中,走進花蓮的文化生命力。

海大與基隆長庚醫院共同促進在地醫學研究能量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基隆長庚紀念醫院長期合作提升臨床研究、新技術研發、健康管理及人才培育等項目,執行長海計畫迄今已17年。今年為基隆長庚40週年,雙方於4月18日在基隆長庚舉辦研究成果暨媒合研討會議,總計近30人參與,除了發表3件合作計畫的最新成果,雙方更提出了4件新的構想,媒合十分順利,將在精準醫療、生物科技材料及AI判別應用等領域進一步合作。 海大與基隆長庚執行長海計畫自2008年簽署至今,雙方研究人員至今已共同執行了112件計畫案,總計投入經費超過新臺幣8千8百萬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逾40篇國際科學期刊,並包含2項專利:「黃耆與當歸之萃取物用於治療肺癌及降低抗癌藥劑副作用的用途」,以及「機械瓣膜裝置」臺灣與美國兩地專利。 基隆長庚賴旗俊院長於開幕致詞時感謝海大的支持與合作,一同建構研究合作交流的卓越平台,每年都有新的合作領域,尤其是有關AI、大數據相關的合作題目,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海大許泰文校長於致詞時首先恭喜基隆長庚邁入40年,並感謝長庚醫院對海大在學研支持。海大非常支持長海計畫,除了注入大學端的前瞻研發量能,也投入了不少經費,期望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一同爭取外部經費。 今日研討會議上發表的研究合作計畫成果包含:機械系周昭昌老師與陳韋翔醫師-氧化聚多巴胺混含熱解雙胺塗層應用於雷射積層技術製作之鈦合金血管支架的血液相容性與結合性;生科系林秀美老師與蔡嘉軒醫師-可注射式水膠搭載含鍶的中孔洞生物活性玻璃及脂肪幹細胞促進骨質疏鬆骨再生的研究及生科系許淳茹老師與陳立偉醫師-比較大腸腺性息肉及大腸癌病患有肝膿瘍病史及沒有肝膿瘍病史糞便微菌叢的不同:著重在克雷伯氏菌的研究等3件。 另新計畫提案構想包含: 華語中心黃雅英老師-華語文代間共學促進高齡者慢老與健康合作;資工系張光遠老師-從病歷註記到醫療洞見:「運用可解釋性人工智慧加速罕見疾病診斷-表型與基因組整合;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蔡尚育醫師-人工智慧輔助3D影像分析預測與評估甲型主動脈血腫疾病之惡化風險及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陳子平醫師-人工智慧輔助3D影像於膿胸VATS術前操作孔位置規劃與優化等4件。 原始新聞來源 海大與基隆長庚醫院共同促進在地醫學研究能量 臺灣郵報.

東警宣講團隊出擊 反詐、反毒、交通、婦幼安全一把罩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台東報導】 臺東縣警察局為提升民眾犯罪預防及交通、婦幼安全等意識,整合刑事警察大隊、少年警察隊、交通警察隊及婦幼警察隊組成「臺東縣警察局宣講團隊」(下稱東警宣講團),並針對臺東縣文化健康站、學校及教會等團體,將宣導深入村里。 本次東警宣講團前往位於臺東市博愛路的「Arise台東興起先鋒教會」(下稱興起教會),興起教會除週末禮拜,在平日放學時更開設「陪讀班」,給學生們除社團運動或安親班外的另一個選項,並透過信仰的力量,凝聚學生們向心力,讓大家關係更加緊密,提高學習成效。 東警宣講團首先向學生們介紹青少年常見 詐欺手法,經「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網址:https://165dashboard.tw/)統計,近期詐騙年齡有下降趨勢,尤其「解除分期付款」、「虛擬遊戲詐騙」或「假交友」等手法,遭詐年齡平均皆落在15至25歲,由此可見學生也需適時補充防詐知識,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東警宣講團接著宣導有關交通安全、毒品及婦幼等議題,除了提醒學生用路安全外,也分享近期新興毒品氾濫問題,並提供案例讓學生知道吸食毒品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也會危害他人安全;如最近吸食第二級毒品「依托咪酯」(俗稱喪屍煙彈)再上路的毒駕事件已造成多起事故,學生不僅要懂得辨識並拒絕毒品,在道路上也必須時刻注意,才能守護自身安全。 臺東縣警察局長蔡燕明表示,守護民眾安全是警察的任務,臺東縣警察局宣講團隊將會持續結合公私團體共同宣導,以提升全民犯罪預防知能。蔡局長也提醒民眾,若有任何問題,請立即撥打「110報案專線」、「165反詐騙電話」或「113婦幼保護專線」,讓警方守護您的安全。 圖/台東縣警局提供

媽祖誕辰慶典添安全守護 東警反詐交安宣導護鄉親

【民眾新聞網褚侯明/台東報導】 臺東分局永樂派出所警員昨(20)日前往轄區內知名宮廟,適逢媽祖誕辰,與眾多信眾一同祈求平安吉祥,並藉此宗教盛事積極進行交通安全及反詐騙宣導,致力打造更安全、安心的社區環境。 員警在宮廟周邊透過發放宣導單、展示交通安全海報等方式,向信眾傳達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提醒民眾騎乘機車務必配戴安全帽、行車遵守速限與交通號誌、避免疲勞駕駛及嚴禁酒後開車。活動中,員警也與民眾面對面互動,透過實際案例分享,強化民眾守法觀念。此外,因應近期詐騙案件頻傳,員警也同步進行反詐騙宣導,說明常見詐騙手法,如假投資平台、假網購退款、假親友借錢等,並提醒民眾勿輕信來路不明的訊息或點擊不明連結,若有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上「打詐儀錶板」(https://165dashboard.tw/)查詢最新詐騙資訊,以防受騙。此次宣導活動獲得信眾熱烈迴響,不僅提升了交通安全與防詐意識,也讓民眾在參拜媽祖、祈求庇佑之餘,更加了解如何保護自身與家人的安全,做到「媽祖保平安、警察來加分」。 臺東警察分局表示,媽祖誕辰為當地重要宗教與文化活動,吸引大量民眾參與,是推廣交通安全與防詐知識的良好契機,未來將持續結合各類社區活動,深化警民合作,共同營造更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 圖/台東分局提供

基隆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廿六日基隆火車站南站舉行 歡迎共襄盛舉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為喚起大眾對造血幹細胞捐贈的關注與參與,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將於4月26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4時,在基隆火車站南站舉辦「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宣導活動」,邀請年滿18歲至未滿46歲、有意願捐贈的民眾前來驗血建檔,成為潛在的生命救援者。 慈濟基金會表示:「雖然不是醫生也能救人,只要10cc抽血建檔,就可能成為改變一個家庭命運的關鍵!」根據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025年3月31日的統計資料,志願登記捐贈者累計已達486,109人,其中透過骨髓、臍帶血與周邊血三種方式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捐贈。過去以骨髓捐贈為主,如今周邊血捐贈方式逐漸普及,過程類似捐血小板,對身體負擔較小,也更容易被接受。 每一位等待骨髓移植的患者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期盼與希望。慈濟強調,「十萬分之一的配對機會,雖渺小卻極具意義。奇蹟從來不是偶然,而是來自每一位願意伸出援手的你與妳。」 主辦單位誠摯邀請基隆市民與各界朋友把握這次機會,一起到場了解、驗血、登記,用愛心點燃生命的希望。加入捐贈行列,不只是一種善舉,更是為生命寫下希望篇章的重要一步。 原始新聞來源 基隆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廿六日基隆火車站南站舉行 歡迎共襄盛舉 臺灣郵報.

生活

花蓮大西瓜即將上市 行銷列車全台走透透 首辦西瓜嘉年華邀您同樂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五月的腳步近了,代表著最受歡迎的花蓮大西瓜也準備登場啦!花蓮縣政府在縣長徐榛蔚的帶領下,宣布花蓮西瓜節即將開跑!今年不但持續把花蓮大西瓜推向全台,讓大家從北到南都能吃到甜滋滋、沙脆脆的在地好味道,更首創舉辦結合食農體驗與音樂的「西瓜嘉年華」,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到花蓮感受夏日最甜的節奏!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每一顆花蓮大西瓜都需累積1200度的日照(約均溫20度、日照60天),才能孕育出沙脆甜的絕佳風味,這樣的品質早已擄獲大批死忠饕客。今年更進一步推動農業永續轉型,引導瓜農使用「可分解農地膜」,讓花蓮大西瓜不只美味,更展現與土地共存的永續精神,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心的選擇。 農業處長陳淑雯說明,花蓮大西節活動從五月開始,由花蓮縣政府和各產區農會(玉溪地區農會、瑞穗鄉農會、鳳榮地區農會、壽豐鄉農會、花蓮縣農會)接力辦理在地食農體驗與西部縣市展售。花蓮縣政府第一波活動將在5月10、11日熱鬧登場,縣府團隊直奔台北希望廣場辦理「西瓜節記者會暨展售活動」,不只帶來最新鮮的西瓜,更攜手相信音樂旗下人氣歌手鼓鼓呂思緯及白安,由兩位知名藝人擔任今年度花蓮西瓜宣傳大使,一同展現花蓮大西瓜的多元魅力! 陳淑雯補充,接著5月17、18日,邀請大家一起到花蓮,在吉安鄉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首度舉辦「西瓜嘉年華」,表演活動加上胖卡市集,還安排了「兒童西瓜足球盃」、「西瓜綿DIY」、「食農闖關遊戲」等超豐富親子活動,不論是大人小孩、在地鄉親或外地遊客,都一定會玩得開心、吃得滿足! 縣長徐榛蔚熱情邀請全台鄉親,今年5-6月就是要跟著花蓮西瓜節一起High起來!從北到南再到花蓮,西瓜行銷活動接力登場,不管你人在哪裡,都有機會品嚐來自花蓮的沙脆甜西瓜。徐榛蔚說,歡迎大家安排一趟小旅行,來到花蓮親身感受花蓮的夏日風情。更多活動資訊,歡迎上【花蓮縣政府】官網或【農業處】臉書粉絲頁查詢。

2025 世界地球,台灣響應「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星球」行動呼籲全民減塑!

文/鎖妮雅 2025 年 4 月 22 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正式登場,今年全球主題定為 「Our Power, Our Planet|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星球」,強調人民行動在對抗氣候變遷中的關鍵角色,並呼籲全民從日常做起,減塑生活、保護海洋、為地球減壓。 塑膠過量:從日常做起的減塑實踐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使用超過 100 億個塑膠袋、40 億個塑膠飲料杯,儘管政策逐年強化,但一次性用品仍是海洋污染的主要來源。2023 年國際淨灘行動(ICC)在台灣的統計顯示,91.1% 的海洋廢棄物為塑膠製品,其中 75.2% 為一次性用品。面對塑膠災難,民眾意識亦逐漸提升。2024 年調查指出,高達 92.1% 台灣民眾支持政府建立「重複使用系統」,期待能有更便利且可持續的生活替代方案。 環保團體呼籲,今年世界地球日不僅止於「環保標語」,更應轉化為行動。從自備購物袋、環保杯、重複使用容器,到支持無包裝商店、參與淨灘、減少碳足跡,每個人都能為地球盡一份力。此外,台灣近年也見證了從下而上的永續風潮興起,不少在地青年、品牌與社群平台紛紛推出「裸裝市集」、「共享餐盒」、「回收玻璃再造計畫」等創新實踐,將環保從理念落實到生活。 值得關注的是,聯合國推動《全球塑膠公約》,計畫於 2040 年前將全球塑膠產量減少...

侯友宜視察三鶯線進度暨鶯歌醫養園區預定地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捷運三鶯線即將在今年底完工,目前工程進度達85.51%,市長侯友宜重視三鶯線進度,今〈21〉日到三峽站乘坐列車,掌握列車測試情形,也期許三鶯線完工通車後,提供市民更便利舒適的交通新選擇。同時,也親自視察在鶯歌車站與區公所前規劃的「鶯歌醫養園區」預定地。 侯友宜表示,捷運三鶯線去年完成全線軌道架設、供電、列車靜動態測試與上主線LB04(橫溪站)-LB08(鶯歌車站)測試皆達標,現在進入測試最重要關卡,優先段「模擬營運情境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測試」,模擬正常營運模式下的自動駕駛情況,包含月台門自動開關、到站停準度、列車間的自動加減速、自動列車監控及號誌系統整合測試等等,達成重要里程碑後,預計10月全線動態測試,接續進行全線系統整合及穩定性測試,朝今年底完工大步邁進。 他說,捷運三鶯線是新北市政府第一條自辦的中運量捷運工程,全長14.29公里,起點LB01頂埔站,與板南線銜接轉乘,路線橫跨新北市土城、三峽、鶯歌三大行政區,通車後市民到臺北市能節省約20分鐘的通勤時間,未來更透過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串接桃園捷運綠線,打造北北桃捷運共榮生活圈。 此外,侯友宜今日也視察在鶯歌車站與區公所前規劃的「鶯歌醫養園區」預定地,該址串聯臺鐵鶯歌火車站及捷運鶯歌車站,整合周邊美術館、鶯歌區公所及公有市場等公共設施,結合未來智能衛生所、複合式門診中心及綜合式長照機構,串聯捷運三鶯線,共同帶動三鶯地區發展。 捷運局長李政安進一步說明,三鶯線透過土建作業「管通」、軌道作業「軌通」、核心機房「電通」及車輛進度「車通」,「四通」到達完工,目前12座車站正在進行裝修、水環及系統機電共同作業,月台門、自動收費閘門也逐站的安裝完成,測試功能順暢,待三鶯線列車完成10幾萬項機電系統靜動態測試項目及穩定性測試後,報交通部審查並進行履勘工作,確認安全無虞後即可通車。

化身柯南揪出污染源 新北環保小局長動腦辦案

【民眾新聞葉柏成新北報導】新北市環保局日前辦理「環保小局長12堂課—環保小柯南」主題課程,帶領小局長們化身環保偵探,從實作中學習「空氣品質監測」與「科學稽查辦案」兩大主題,深入體驗環境稽查員如何抽絲剝繭,追查污染源頭、蒐集事證,進而將污染行為人繩之以法。 環保局稽查科曾士豪科長表示,任何不當行為都可能對環境造成立即且嚴重的破壞,而環境的復原卻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因此「污染源頭管理」是環保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次「環保小柯南」課程,希望讓孩子們從稽查的角度,了解環境保護不僅是專業任務,更是守護正義的重要行動。稽查的目的並非單純處罰,而是透過揭露違規行為,促使業者在源頭即落實污染防治,避免環境持續惡化。 他說,在「空氣品質監測」課程中,小局長們前往林口柴油動力檢測站,挑戰六大監測關卡,包括嗅覺判定師、柴油車排煙檢測、機動車輛噪音檢測、機車定期排氣檢測、電動二輪車好乾淨、揪出烏賊車等。其中「嗅覺判定師體驗」最受歡迎的關卡,孩子們用鼻子從標準試紙中辨識花香、糖焦、汗臭、果香、糞臭等氣味,並接受「未知嗅袋」的嗅覺任務挑戰。 此外,在機車排氣與電動車關卡中,小局長能實際了解不同車種的污染排放差異,認識更友善的綠色運具,同時也要記得提醒家人,機車要定期排氣檢驗,從生活行為中減少空氣污染的產生。 另外,在「科學稽查辦案」課程中,地點移至五股污水廠,小局長們換上青蛙裝與雨鞋,實地進入水溝採集水樣,並以酸鹼試紙、pH計、溶氧計(DO)等設備進行水質檢測,學習樣本的標示、保存與運送流程。 在「環境科技偵查隊」關卡中,稽查員介紹多項專業儀器如熱顯像儀、電子鼻、分貝計等,這些都是稽查人員在污染查緝時非常重要的設備,另外如果遇到難以到達的污染源時,也會透過無人機空拍,釐清污染現場的實際情形。 環保局長程大維強調,環境保護不能只靠稽查人員的查緝,而是需要全民參與,從源頭阻斷污染的發生。長期推動的「環保小局長計畫」與多元的環境教育課程,正是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對環境的關注與責任感,特別是讓他們了解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影響環境,透過環保觀念的傳遞及認知建立,讓環保成為每個人心中的共識並化做行動,共同為下一代守護永續家園。

【Angela 共鳴的藍鷹占卜專欄】🌧️ 穀雨心理測驗 🌧️

文/Angela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雨水滋養萬物,古人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天氣逐漸轉暖,正是萬物生長最快的時候。也提醒我們——是時候為自己注入新的能量了。 請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在心中默念:「這個穀雨節氣,我該如何讓自己回歸輕盈?」 當你準備好了,憑直覺從四張牌中選出一張,它將為你揭示本季節的轉化關鍵。 穀雨的能量提醒我們,在進入全新的生命篇章前,要先溫柔地告別。 本次使用的是「神奇花朵療癒占卜卡」,當我們渴望滋養身心、補充能量時,自然界的花朵早已為我們準備好最溫柔的力量。花朵,是神與天使在物質世界的祝福象徵,蘊藏著協助人類療癒與成長的訊息。 選好了嗎? 讓我們來看神奇花朵療癒占卜卡帶給您的訊息是什麼~~~ 選擇第一張牌的你|歡笑 沒有什麼比「笑」更能讓人瞬間放鬆了。歡笑不只能感染他人,也能讓你重新找回內在的快樂與輕盈。這段時間,不妨看一部喜劇電影,或是安排一個你真正喜歡、覺得好玩的活動,讓笑容再次回到你的生活中吧!   選擇第二張牌的你|同儕壓力 有時候,與人相處帶來的不是連結,而是壓力。如果你最近和同事、同學、甚至是家人之間的互動讓你覺得有些疲憊,不妨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當你能夠回到自己的節奏,重新感受內在的寧靜,也會更貼近輕盈的狀態。 選擇第三張牌的你|釋放所有憤怒 也許你最近感到煩躁不安,而這些情緒可能來自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排隊時被插隊、工作出錯、搭車遇到吵鬧的聲音……這些瑣碎的不快,慢慢堆疊成無名的怒氣。請記得:這些情緒不屬於你,你可以選擇釋放它們。深呼吸、寫日記、傾訴,讓自己輕鬆一點,好讓心也變輕盈。 選擇第四張牌的你|淨化你的能量 你是否最近吃得過多、睡得不好,或是情緒上吸收了太多他人的能量?身體和心靈都在提醒你:是時候做一次清理了。試著泡個熱水澡、出門散步,或動一動身體,透過簡單的方式把過多的能量釋放出去,讓你的頻率回到清澈與平衡。 ~節氣能量小提醒~ 穀雨節氣提醒我們像雨水滋潤乾涸的大地,也需要滋養自己的內在,清理沉重,釋放過去。唯有輕盈,才能迎接即將到來的轉變與盛開。 作者:Angela 專長:偉特塔羅 托特塔羅 雷諾曼讀牌師催眠療癒 生命靈數解讀 英文名字解析 文章出處:卡巴拉塔羅。能量。占卜學院/【Angela 共鳴的藍鷹】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3745342898&locale=zh_TW

最新新聞

更多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