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轉型與永續推動新里程 中市農業局打造首個大豆智慧農業聯盟

-

▲「啟動」臺中市大豆ESG永續智農聯盟。(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啟動」臺中市大豆ESG永續智農聯盟。(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在面對全球農業環境與人力結構快速變遷的挑戰下,台中市積極推動智慧農業轉型,4月21日由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保證責任台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結合大肚區雜糧產銷班第2班與第3班農民組成「台中市大豆ESG永續智農聯盟」,並舉辦成果發表記者會,宣示台中市首個大豆智慧農業聯盟的成立,除透過智慧化手段提升農業生產效能與管理效率外,亦讓國產大豆在美國關稅政策調整的背景下,具備足夠的自給能力與強韌的供應鏈保障,展現台中市發展智慧農業與推動ESG永續的雙重決心。

▲農業局張局長及與會貴賓配戴智慧手錶展現聯盟智慧升級之成果。(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張局長及與會貴賓配戴智慧手錶展現聯盟智慧升級之成果。(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指出,台中市大豆智農聯盟契作面積已達80公頃,全面導入無人機施作、田間管理系統、即時影像監測、RTK精準定位與智慧手錶健康監控等科技工具,有效提升田間作業效率與栽培透明度。更結合農機RTK軌跡紀錄、農作物栽培歷程數位化及碳足跡自主揭露,協助農友減少產銷履歷紙本作業負擔、提升作業效率15%,打造具高度自動化、數據化、精準化的農業生產體系,為台中市智慧農業的新典範。

農業局說明,在ESG面向,聯盟也以「環境永續、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大面向推動創新措施,包括導入無人機派工作業與節水灌溉技術,使大豆每公頃大幅節省用水、減少碳排放,同時有效降低農藥與化學肥料用量,每公頃大豆產量更可提升至3公噸,為本土農業減碳轉型邁出重要一步;同時針對高齡農民安全問題,導入智慧手環與AED訓練系統,建構即時通報與關懷機制,守護農民勞動安全;在治理層面,結合人機協作、RTK數據管理與產銷履歷數位化,優化人力調度與聯盟運作模式。

此外,聯盟也成功鏈結產業上中下游資源,將國產大豆製品推向消費市場,與優良代工廠及專業行銷公司合作,將豆奶等永續產品導入MUJI、摩斯漢堡、全家便利商店等通路,展現台灣農業從生產到行銷的整合潛力與永續競爭力。

農業局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智慧農業與永續發展,秉持「照顧農民、友善環境、提升效益」三大核心價值,攜手在地農民與產業夥伴,整合各級資源、強化科技導入,全面引領台中市農業邁向高值化、智慧化與永續化的新里程。

▲聯盟生產之國產大豆製品。(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聯盟生產之國產大豆製品。(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今日活動,市府農業局長張敬昌、農業部農糧署中區分署台中辦事處主任陳瑛、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蕭政弘、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張翊庭、大肚區農會總幹事趙信賓、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研究專員劉婉筠、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陳愛庭、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總經理陳建瑋,紀氏源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諾錡有限公司、天眼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綠能、社團法人台灣愛陌生安全推廣協會、合樸農學市集發展協會、信裕碾米工廠、大肚區雜糧產銷班第2、3班及巨鷗跨界創新集團等團隊也一同共襄盛舉。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