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志誠、周貞伶/新北報導】
新北市中和區是個都市化的城市,但在亮麗的街道和大樓背後,仍有一些狹小巷弄住著弱勢家庭,這些弱勢家庭的兒少,在下了課之後,無法到安親班,由新北市幸福種子全人關懷協會成立的小衛星多元福利據點接納,提供他們晚餐及課後照顧和陪讀,鼓勵他們要勇敢剛強,但也要彼此相愛、自律生活。
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八)日表示,新北市專為弱勢家庭開辦的課後照顧及社區支持的小衛星共有181個,其中有45%是由教會和教會成立的協會所承辦。幸福種子從113年起就是小衛星雙和區的小盟代,協助雙和區定期召開聯繫會報,用心的帶領每一位到小衛星來的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地走在學習的正軌裡。
協會總幹事楊聲俐表示,協會是由中、永和真理堂所創立,位於中和區中正路273號B1,該地點原是KTV,教會在10多年前買下來之後,重新裝潢整修,成為教友聚會場所,並向社會局申請成為多元福利據點,設立小衛星課後照顧,目前收有24位國小、13位國中學童,由教友老師協助生活照顧和課業輔導。
目前就讀錦和國小的鍾同學,他從小二就到小衛星來,下午4點到,4點半先用晚餐,接著有1個半小時的陪讀和複習。他原來是由單親阿嬤隔代教養,阿嬤罹患甲狀腺癌,教會還幫忙媒合清潔工作。他說之前自然、英文和社會都不及格,現在每科都已及格,他非常感謝說:「這裡就像我另一個家!」偶而假日他會參加詩歌班唱詩歌,讓他感覺更有自信心。
楊聲俐說,像鍾同學這樣的案例很多,單親、隔代教養、經濟弱勢等,都是小衛星照顧的對象,像是有個25歲的爸爸,已經有3個小孩,老大今年10歲,換句話說,他15歲就已經當小爸爸了,本身心智還不成熟,就要來承擔父親的責任。3個孩子當中有2個就讀資源班,老師擔心孩子無法吃早餐(中午學校有營養午餐),特別帶1919食物銀行或安得烈食物銀行到家補充,還送烤箱去。
楊聲俐表示,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容易受同儕影響,因此在小衛星也特別重視孩子的發展和交友情況。由於這些孩子的家庭功能大都不足,因此小衛星背後的教會就撐起照顧和教育的責任,尤其嚴禁接觸毒品,這些生活常規和紀律要求,都會在服務時嚴加注意。
幸福種子全人關懷協會小衛星還有個特色,即是學長帶學弟,如寒暑假高中營隊後,學長就會帶國中營隊;國中營隊結束後就帶國小營隊,孩子自詡為「善的循環」。有些孩子很喜歡學大人煮飯做菜,教會裡有個設備完善的中央廚房,一次可以煮出80人份的飯菜來。
除了小衛星,在這處多元福利據點裡,還有提供銀髮長輩動健康課程,以及婦女朋友的成長課程,甚至青少年喜愛的打擊樂器和投籃機都有,這些都是從別的教會或教友所捐贈而來,可以提供精力充沛的青少年學習使用。
原始新聞來源 中和幸福種子多元福利據點小衛星 守護弱勢兒少剛強、友愛和自律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