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之子簡小豪堅持理想組團創作同名專輯《烏流》道出心路歷程

-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基隆之子簡小豪,走過求學與人生多次轉折,最終以音樂為志業,領軍編制樂團「烏流」,推出同名專輯《烏流》,道出一路以來堅持理想、挑戰自我的心路歷程。

基隆之子簡小豪堅持理想組團創作同名專輯《烏流》道出心路歷程,圖為「烏流」樂團成員/取自簡小豪臉書

簡小豪生長於基隆,二信高中國中部畢業後即前往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就讀,之後進入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不久後轉學至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在探索人生方向的過程中,他曾思索轉往歷史、中文領域,但最終選擇政治系的國際關係組,希望能讓家人安心。然而,在政治學的求學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興趣並不在此。

大三、大四期間,簡小豪開始嘗試寫歌,並在朋友鱉鱉的鼓勵下踏上音樂創作之路。雖然初期面臨自我懷疑與表演的不安,但透過參與比賽與師長如乃嘉老師、浩倫老師的指導,他逐步建立起自信,並認真投入於歌詞與音樂創作。

原本準備考取台灣文學研究所的他,在朋友與貴人的鼓勵下,轉而報考台北藝術大學流行音樂學程(IMPACT),正式開啟專業音樂人的道路。簡小豪自述,這段過程中經歷了無數掙扎與挑戰,包括與疾病搏鬥的漫長歲月,但也因為深切體會生命的脆弱,更加堅定要留下屬於自己的聲音與作品。

2019年,簡小豪與吉他手蕭育融、貝斯手陳建安、和聲兼合成器手李宛諭、鍵盤手曾意軒,以及鼓手林子祈,共同成立了「烏流」。團名取自台灣東部沿海溫暖的黑潮(台語稱烏流),象徵著樂團如海流般溫暖、有生命力的在音樂世界中流動。

基隆之子簡小豪堅持理想組團創作同名專輯《烏流》道出心路歷程,圖為宣傳照片,中間蹲著的是基隆之子簡小豪/取自簡小豪臉書

烏流以台語創作為核心,致力於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新的表達方式。首張EP《天地尾》,名稱取自台語中「世界末日」的意象,大膽揭示人世終章的壯闊主題。而剛剛發行的同名專輯《烏流》,更凝結了簡小豪與團隊近年來的心血與成長,從詞曲創作、錄音製作到後期籌備,每一個環節都凝聚了團員們的心力與夢想。

簡小豪感性表示:「寫歌、組團、做音樂,就像當年選擇政治系一樣,是很多喜歡的事交織而成的結果,不是憑著一時衝動,而是一種深沉又模糊的理解。」他也感謝一路上遇到的每一位師長、朋友與家人,讓他能在一次次懷疑中重新找到前進的力量。

歷經病痛、掙扎與不懈努力,簡小豪用《烏流》這張專輯證明了自己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他坦言:「發行後,這些作品就不屬於我了。得不得獎無法預料,但我會永遠記得那些支撐我走過來的每一個瞬間。」對於未來,簡小豪充滿期待,希望透過音樂,將更多生命的故事與情感傳遞給聽眾。

烏流的同名專輯《烏流》已全面上線,邀請大家一同聆聽這份來自基隆之子與夥伴們,歷經歲月淬鍊後,誠摯而溫暖的音樂之作。可以連結簡小豪的臉書,了解基隆之子堅持理想最後實現目標的心路歷程,並追蹤「烏流」的未來。

https://www.facebook.com/xiaohao.jian

原始新聞來源 基隆之子簡小豪堅持理想組團創作同名專輯《烏流》道出心路歷程 臺灣郵報.

熱門文章